以前的讀書心得,我在一個以前的個版找到的,全部找來這裡好好收著吧。
話說,當初我看孽子時,馬拉松式解決……
---
※ 引述《onlyshot.bbs@bbs.wretch.cc (maggie cheung)》之銘言:
> 有這麼多男同性戀嗎
> 會什麼老爺子會養年輕人
在小說的架構當中,當作者設定了一個主題之後,
範圍便會集中在他想描述的對象、圈子裡。
「孽子」提到的是關於男同志所面臨的種種:
家庭、人際關係、及社會生存的問題,
因此你才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有這麼龐大的同志族群。
但是事實上,人數的確頗眾,
只是以往的社會價值觀總會刻意忽略這一群人,
因此你沒有什麼感覺。
至於老爺子會豢養這些年輕同志的原因,
個人認為是基於以下理由:
1.嚮往年輕的身體
(但是請注意,老爺子並不會強迫這些孩子為他做些什麼)
2.對青春的羨慕與緬懷
(相對地感傷自己的老邁)
3.對這些家庭與社會無法妥善包容的孩子提供一個處所
這一點有點像是一種社會回饋,因為他的接納,
才得以讓這些當初社會所認定的邊緣人得到一個依靠與去處,
而不會因為茫然、被親人、社會孤立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
(這一點在現今社會中的一些失和家庭中依然可以見到)
♥目前使用的拍攝相機:SONY NEX-3 或 Note3♥
- Sep 29 Fri 2006 00:08
[討論]關於「孽子」的疑問
- Sep 29 Fri 2006 00:06
[讀冊]遣悲懷--駱以軍
以前的讀書心得,我在一個以前的個版找到的,全部找來這裡好好收著吧。
那時候,真的超喜歡邱妙津…
---
作者 mooneyes (麗子。) 看板 mooneyesPUB
標題 [淺讀] 駱以軍--遣悲懷。
時間 Sat Jan 19 03:05:37 2002
───────────────────────[←離開] [r回覆] [PgUp] [PgDn]
從誠品敗家出來後,我在附近的IS咖啡讀了一些。
我看完運屍人A、第一書、第二書了,這本書以與邱妙津的互動為主。
所以他以「蒙馬特遺書」的分章方式,一書一書的寫信給邱妙津,而中間以回憶錄、小說的方式穿插一些主題,乍看之下不相干,其實不然。
應該說,面對他國中同學的自死,連接到邱妙津的死亡。
以一則「運屍人」的新聞為架構寫出的類小說、類書信(給已經死亡的邱妙津寫信)
(運屍人:一個男子用輪椅載著自己剛去世的母親,坐捷運趕到醫院捐贈遺體的新聞,記得否?)
然後他從死亡中去勾起回憶,身邊的人、童年、環境、荒唐過往…等等。關於悲傷、迷離、慾望、跟掙扎。
很厚的一本書,真的很厚。大概有「蒙馬特遺書」兩倍厚,但是字體跟行距、天地,都比「蒙馬特遺書」小,所以字數絕對是「蒙馬特遺書」的三四倍以上。
當時我先看了王德威寫的序,我就有直覺,我會非常的喜愛這本書。果然當我在咖啡店等男友出現的時間裡,仔細閱讀下,我就恨不得馬上啃完。
因為我喜歡邱妙津:)
而駱以軍他眼中熟識的邱妙津,是我想去更加深入瞭解的,邱妙津的作品不多,令人遺憾,這一本以邱妙津自死造成的衝擊、死亡的迷離、回憶的悲傷,竄成了這一本「遣悲懷」。
要多認識邱妙津一點,除了寂寞的群眾、鬼的狂歡、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
就是這本駱以軍勾勒出她靈魂輪廓的「遣悲懷」。
- Sep 28 Thu 2006 23:48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是不是這樣講的忘記了。不過重點不是這個。
重點是:這句話很靠北,我向來討厭這種噁心的話,而且更討厭一群自以為很文藝的人說「這是泰戈爾的『漂鳥集』的名言哦。」
我還華歌爾勒……漂什麼鳥…聽說還有接龍版耶…= =
這個有時間再來講,總之這句話是出自張小嫻的「荷包裡的單人床」。
泰戈爾?想太多…
另外,跑到他前面跟他講「我愛你」,再緊緊抱住,就不遙遠了嘛。
- Sep 25 Mon 2006 23:15
開門見山說:我想跟你在一起
今天辦公室裡部門裡的小朋友們在MSN出現了同樣的一串話:
「開門見山說:我想跟你在一起」
看起來很壯觀呢。(笑)
似乎是某位男士喜歡另一位女士,大家不知道是開玩笑還是怎樣,全部都在MSN上加上了這句話。
我跑了一整天回到辦公室後,這群小鬼也叫我在MSN上加上這句話,不過當下我沒答應,只覺得萬一女孩子沒這意思不是很糗?
後來我發現這女孩子的態度似乎有點曖昧、或是無奈?
對那位想告白的男士,我把這首歌送給你,我樂見其成^^~~
范曉萱:我要我們在一起
總之,我剛剛也在MSN上加入了這句話:「開門見山說:我想跟你在一起」
卻不光是為了部門團結而已…
不光是如此而已。
我對你的勇氣似乎也只能用到這裡了。
- Sep 24 Sun 2006 14:59
。訪問1976暫訂題目
真的讓我想到頭昏…不過他們的歌真好聽~^^b
四個三十而立的摩登少年,走出十年有成的音樂新浪潮
屬於所有懷抱夢想者的搖滾樂章--1976
訪問者跟阿凱同年耶,哈哈。
Q:
你們都是在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樂團文化,1996年的台灣,樂團大多還是地下化,沒有充裕的發展空間,經營起來也非常辛苦,就跟許多樂團一樣,到最後很可能會無疾而終。為什麼還要投入精神跟青春成立了1976?
Q:
在成團的過程當中是否受到身邊親人或是朋友阻止或是不看好?畢竟在十年前,沒有什麼人會相信做音樂、搞樂團會有什麼前途。你們是如何告訴自己排除反對的聲音、做自己的音樂?
Q:
2001~2003年可以說是1976最安靜的三年,這三年當中有人當兵、有人留學唸書,而阿凱也三不五時接了一些電影配樂或是單曲的工作,如「藍色大門」、紀錄短片「鴉之王道」、跟「狂放」等的配樂,一樣也是音樂創作,但是跟玩樂團比較起來,你覺得哪種方式能讓你做自己想要的音樂?
Q:
這三年當中,1976是如何維繫彼此的默契與感情,2003年的「金石堂我的書坊舉行不插電演唱」是不是一個復出的關鍵點?
Q:
要說說當初舉辦「金石堂我的書坊舉行不插電演唱」的感受嗎?感覺上你們都非常滿意,也對那場演唱很感動。
Q:
從1996成軍,接著沈寂三年,一直到毅然決然前往北京錄製「耳機裡的新浪潮」,最資深的團員阿凱跟大麻有什麼感觸?這當中也斷斷續續更替新舊團員,這勢必影響了些許的士氣,因為默契都需要重新培養,兩位有想過要放棄嗎?又是怎麼說服自己繼續堅持下去?
Q:
你們舞台上的服裝是不是也大多以牛仔褲為主?除了方便、舒適,對牛仔褲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嗎?比如要很炫嗎?還是很有個性?很耐穿?
Q:
為了因應主題(笑),談談對LEVIS的印象?
Q:
最後,想要對三十而立的自己,與十年有成的1976說些什麼話呢?
- Sep 24 Sun 2006 14:18
。1976的歷史大事記
團體簡介:
成立在1996年夏天,已邁向10年的成熟樂團1976,一直在創作中還是有灑落的青春氣息,這四個受英倫80年代新浪潮與後判克音樂影響的摩登少年,登上舞台時,唱著四散迷霧的城市,卻也讓人記起自己的青春歲月,所以也總是讓人想起夏天。
1996年
夏天成立 主唱:阿凱、吉他:大麻(阿凱的建中學弟)、鼓手:昱人(現在草莓救星鼓手;趙之璧現場鼓手;高雄ATT樂器行負責人)、Bass:蔡世中(阿凱的建中同學)
彼時以翻作New Order、The Smiths、Pearl Jam…的歌為主。
1997年
吉他手大麻跨刀『閃靈』(後來大麻在錄製完『髮扣帶』單曲,與『閃靈』首張專輯「祖靈之流」之後離開閃靈)。
1998年:
更換Bass手為李仲恆。
開始在校園演出。
第一次參與野台開唱。
開始在90年代台灣搖滾聖地「VIBE」表演。
開始錄製1976第一張早期創作專輯「1976-1」。
1999年
更換Bass手為阿熾(阿凱與大麻的建中同學,1998年全國熱音大賽最佳bass手)。
發行「1976-1」(和平東路的阿帕樂器行錄製,母帶處理在Boston,由Morphine的錄音師處理,總共成本10萬元、印製1,000張)。
師大路的「地下社會」第一個演出樂團。
參與合輯《赤聲搖滾99》收錄 不加糖、咖啡店
2000年
3月25,專輯「方向感」由水晶/實幹文化發行(中時娛樂周報年度10大華語專輯、自由時報天生玩家年度十大專輯、音樂人交流協會本月推薦專輯;推薦單曲「方向感」)。
10月份Vibe勒令停業的閉幕樂團。
更換鼓手為Hikky(陳必綺)、並加入合成樂器阿光(Rez)開始錄製新專輯
參與合輯《快樂玩BAND 2#》實幹文化出版,水晶唱片發行 收錄 方向感、PARTY
參與合輯《快樂玩BAND 3#》實幹文化出版,水晶唱片發行 收錄1976 2000校園巡迴。
參與合輯《玩團最屌2》Apa音樂出版,魔岩唱片發行收錄 CM、態度、1976 Spring Scream Live
參與合輯《赤聲搖滾2000》 Dr. Martens出版 收錄 繼續、F
2001年
7月,專輯「愛的鼓勵」由水晶/實幹文化發行(中時娛樂周報年度10大華語專輯、音樂人交流協會本月推薦單曲「循環」)。
更換鼓手為大師兄(前強辯樂團鼓手)
參與電影「藍色大門」演出海灘樂團,「愛的鼓勵」一曲並收錄在「藍色大門」電影原聲帶。
@Live舉行暫別演唱會
大麻、阿熾相繼入伍(在軍樂隊還是當著同學)
參與合輯《崩代記事 壹》水晶唱片發行 收錄 陽光男孩躁鬱症
2001----2003 暫別期間
2002年阿凱完成林育賢導演紀錄短片「鴉之王道」配樂。
2002年參與合輯《Dr. Martens 赤聲搖滾2002》收錄 影子、循環
2002年鼓手大師兄赴日求學。
2002年參與合輯《十六》水晶唱片解散盤 愛做音樂,SONY發行。收錄 愛的鼓勵 & 愛的鼓勵MV
2002年底大麻、阿熾相繼退伍。
2003年阿凱與阿光另組「Stardust」發行單曲「夢露 夢露」。
2003年阿凱與阿光完成陳政道電影「狂放」配樂。
2003年阿熾離團,子喬入替。
2003年夏天金石堂我的書坊舉行不插電演唱,由阿凱、大麻、與放假回來的大師兄三人演出。
2004
參與合輯《IS#1》五四三音樂站發行收錄 STAR
鼓手大師兄返台,1976復出確定。
「Late Summer Of 1976」;我的書坊不插電live專輯發行(音樂543發行、陳珊妮製作、封面是電影藍色大門期間合作的女主角桂綸鎂)。
7---8月,Late Summer全省巡演。
參與合輯FANCA法雅客《獨立潮流》收錄 80年代http://www.fnac.com.tw/images/banner/1/1.html(第一次與Paul合作)
2005
7月月1日【地社舞台惜別演唱】 + 瓢蟲。
7月阿凱和挪威森林老闆阿寬合資的「海邊的卡夫卡」開幕。
與QUIZMASTER 系列演出(QUIZMASTER是大師兄在日本時的樂團)
7月28日河岸留言。
7月29日野台開唱
7月30日海邊的卡夫卡
12月前往北京錄製新專輯
參與合輯《愛盲公益合輯》收錄 完美的演員http://www.hitoradio.com/shopping/7_1_1_1.php?prod_sn=PM01040004
2006
2月底前往日本演出http://www.hitoradio.com/music/1b_2_1_1.php?col_id=111&type_id=3
3月於北京完成新專輯「耳機裡的新浪潮」
7月「耳機裡的新浪潮」由Hit FM發行
7月參與角頭海洋音樂祭與野台開唱(皆為首波公布樂團
- Sep 24 Sun 2006 14:12
。1976--訪談作業
成立在1996年夏天,已邁向10年的成熟樂團1976,一直在創作中還是有灑落的青春氣息,這四個受英倫80年代新浪潮與後判克音樂影響的摩登少年,登上舞台時,唱著四散迷霧的城市,卻也讓人記起自己的青春歲月,所以也總是讓人想起夏天。
1999:1976-1
2000:方向感
2001:愛的鼓勵
2004:不插電演唱實況
這是去年五四三音樂站與金石堂「我的書房」合作,在建國南路書店二樓舉辦的一系列「不插電」演出之一。現場錄音師仍是前交工樂隊貝斯手、現任好客樂隊團長的陳冠宇,當天的音響是由長期和交工合作的象神音響負責。相信去年參加過「我的書房」系列演出、以及年底淡水True Colors演唱會的朋友,都對現場音響的專業表現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象神真的把一個書店的空間,變成了完美的演出場地,幾乎可以用「奇蹟」來形容。
去年八月,夏末的夜晚,1976在爆滿的「我的書房」嘗試了前所未有的編制,做了一場「不插電」的演出︰這天沒有貝斯手,大麻和阿凱各彈一把木吉他,鼓手大師兄因應現場的狹小空間,只裝了「半套」鼓組,並且用鼓刷打鼓。這天的演出,跟我們習慣的1976音場完全不同,但是,當天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會告訴你,這樣的音樂真是好聽極了。
2006:耳機裡的新浪潮
・子曰三十而立 我說我還是摩登少年
・有矜持但帶勁 既拘謹卻又充滿魅力
・給30歲的自己 能量滿點的愛的鼓勵
青春時期踏過八零年代的好多人,包括我自己,似乎都特別迷戀(懷念)當時的樂章,紅與不紅早已無爭議,那是個節奏與旋律並重的年代,每首歌曲無論在樂器或人聲上,總會出現一段又強烈、又迷人的hook,感情豐富的我們曾這樣不約而同地點頭,相互交換認同的眼神,隨著音樂哼唱不已...,而我在《耳機裡的新浪潮》裡,竟也感受到這種好久不見的精神。告別青春期的1976在這場八零年代的音樂派對中依然帶著濃厚的學生氣質,但似乎玩得更自由!從六年前那句令人深刻的「我並不想成為誰的指南針,也許你該學習相信自己的方向感…」,到現在充滿自信地表明「還是一樣想作個龐克,還是一樣而且保持這樣,耳機裡的新浪潮,扭捏的唱...」,1976已經不需要所謂的專輯概念或者企宣文字,他們的音樂就是這樣簡單明白地被人給記住了。- HitFM Rock DJ ciacia
《耳機裡的新浪潮》是1976成團10年第四張錄音室專輯,也是在經過兵役、留學之後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也是已經巡迴了一年多的現在團員組合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
專輯的主題,如《耳機裡的新浪潮》這首歌裡面「還是不停的推倒銅像 / 還是撕光了牆上海報 / 還是一樣在叫囂著 新時代」,描寫也宣傳當下的生活態度。
遠赴北京錄音與後製,大麻的吉他比起以前更收放自如,除了音牆跟華麗的技法,還有更瘋狂,前所未見於1976的音色。最年輕的子喬的貝斯旋律有強烈濃厚80舞曲感。而大師兄最引人稱道的,就是不管在Live與錄音中,皆坐鎮著穩定且性格強烈,絕對是可以跳舞的Groove。《耳機裡的新浪潮》不僅將在你的耳機裡掀起新浪潮,更將在主流市場攻城掠地,拭目以待!
-----
號稱地下樂團最有潛力的一組,嗓音創作再加上年輕的活力,是這個團的特色。
真實身分:龍主唱&木吉他手(阿凱)、兔子吉他手(大麻)。
哈士奇Bass手(子喬)。鼓手(大師兄)
園方說明:什麼?鼓手是什麼動物?大膽刁民!鐵頭功看招!
2000年、2001年,當1976樂團的專輯和同名單曲《方向感》、〈循環〉,連續受到音樂人交流協會、中國時報評選為年度10大專輯及單曲時,很多人才第一次聽到1976樂團,而事實上,他們當時已成軍5年,任何熟悉樂團的聽眾,對1976都不陌生。
清新英式搖滾,以及飽滿旺盛的創作力,一直是1976最迷人之處,主唱阿凱和吉他手大麻是1976的靈魂人物。2003年,等到鼓手大師兄學成歸隊、並加入 新的貝斯手子喬之後,1976終於重整隊伍再度出發 。很快地憑著彼此的默契,熟悉的感覺又找了回來。 重新聚合的力量更加激發了他們蟄伏已久的潛力。
--------------------------------------------------------------------------------
因為樂團常見的兵役、出國進修問題,1976沉潛了三年時間,直到2003年,舊的新的團員才又重新合體。
主唱阿凱感觸很深的說:「畢業之後好像一直都在工作、上班,只有還在寫歌對我影響很大,樂團暫停的這三年,對我來說蠻不好受,雖然中途也去玩了『藍色大門』的電影配樂,和玩團感覺還是不一樣。」,講完後阿凱又不好意思地補充,「雖然這些話聽起來很撇,很可笑,但是現在可以組團玩音樂,我真的很珍惜。」要通常都在耍酷的搖滾樂手講出這款內心話,Jamie覺得還真是不容易。
自認和後龐克音樂理念較相近的1976,現在的團員組合,除了老兵駐守崗位,也加入了新的成員,大麻說:「我們四人沒有一起玩過音樂,是很新鮮的嘗試。」,Jamie告訴他們現在都廿一世紀了,也該換個名字才跟著上潮流,對於這項建議,他們很乾脆的回答「想團名的人還在,所以也沒想過這件事,而且,那些換團名的都嘛是有內幕。」咦,Jamie頓時聞到有八卦的味道喔。
第一次聽到動物園,是幾年前阿凱和學妹閒聊時,聽她說每次當她男友回淡江打球,她都會到動物園等,阿凱當時頓時斜線三條,心想:「那不是在木柵嗎?」
很率性的1976在沉默了三秒鐘,實在想不出像哪種動物後,大家就決定以生肖定江山,於是自從燙了捲捲頭之後,加上一雙圓滾滾的眼睛,屬狗的子喬毫無疑問被票選為哈士奇的最佳代表;屬兔的大麻,平常很溫馴,可是有時候會突然發飆;阿凱則很酷的說:「我屬龍。」唔,Jamie實在很俗辣,很怕鐵頭功會突然發作,所以大師兄…還是像大師兄就好了。
- Sep 24 Sun 2006 11:55
。關於吉本芭娜娜
我喜愛的日本作家有兩位,一個是已經過世的太宰治(代表作:斜陽、人間失格、女生徒),一個便是目前還活躍在日本文壇的吉本芭娜娜。
常常有人把吉本芭娜娜跟村上春樹拿來做比較,可是在我的感覺裡,這兩人是完全不同的類型。
如果說村上春樹是一種不知所云的莫名其妙、自以為很屌的作家,那麼吉本芭娜娜就是具有療癒效果的溫柔作家。是的,在我的判斷中,村上的文字其實具有殺傷力,並且非常不溫柔,只是他用非常艱澀的文字包裝得很「文藝」。
不想談太多村上春樹,因為他不是我這一篇要談的重點。
日前一個人跟我說,他並沒有什麼需要療傷的必要,因此他似乎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看芭娜娜的作品。記得我是這麼回答他的:
「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的困擾或是傷痛,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見得都會被意識到,就算沒有顯而易見的傷口,芭娜娜的作品至少可以讓你的心情得到平靜。」
我其實不太知道該怎麼形容這種感覺,只能說,芭娜娜的作品是很溫柔的,主題雖然都圍繞著死亡、不倫、女性的悲傷,甚至偶爾會有靈異的成分,但是最後總會讓閱讀的人找到他或是她自己的結論與方向。
更不用說芭娜娜某些帶著童話成分的作品,更是少年都該閱讀的,例如,「王國vol.1--仙女座高台」。 [讀後感]吉本芭娜娜:王國--仙女座高台
如果想要入門的朋友,我會建議先看「哀愁的預感」,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定義這本作品的,但是我覺得這本短篇集可以讓你瞭解芭娜娜的各式作品風格。
或者是「蜥蜴」或是「白河夜船」,都可以先接觸。
至於「廚房」,老實說是挺沈重的一本長篇小說,看完後心情會低落些,需要點時間消化作者要表達的意涵,請不要用這本書當作吉本芭娜娜入門。
近期的作品我蠻喜歡的是中篇小說「鶇」(念「東」),還有「虹」,尤其是「虹」,看得我一直起雞皮疙瘩(內容為何請去書店翻翻囉,或是看看網路書店的介紹)。
[讀後感]吉本芭娜娜:虹
[讀後感]吉本芭娜娜:鶇
當然芭娜娜不那麼完美的,她也有敗筆的作品(我覺得啦),如「不倫與南美」、及「身體都知道」。尤其是「身體都知道」,買回去看了之後,我感到相當生氣,不知道是陳寶蓮老師的翻譯真的那麼差,還是芭娜娜真的寫差了,翻了幾頁我就看不下去。
說到翻譯,我還是覺得吳繼文老師翻譯的功力真的比較好,但是近年來已經很少看到他為芭娜娜翻譯作品了,幾乎都是陳寶蓮進行翻譯。
(說到翻譯還是提一下超強的「茂呂美耶」,日文與中文的造詣都非常高,他是「陰陽師」系列的翻譯者,這個在我其他提到「陰陽師」的文章裡有一點點說明。)
[讀書] 夢枕貘《陰陽師卷九—生成姬卷》
先說到這裡好了,希望有閱讀芭娜娜的人也一起討論囉^^
(有時間再來聊聊這個人,撇開文學成就不講,真的是很糟糕的一個傢伙…)
太宰治 (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
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自學生時代開始便希望成為作家,大學時代開始過著放浪不羈的生活,曾與藝妓同居,四次殉情未遂,最後與愛人相偕投水自盡。太宰治的作品篇篇精采,尤其以戰後作品引起無數年輕人共鳴,《斜陽》與《人間失格》更堪稱是日本戰後文學的金字塔作品。
- Sep 23 Sat 2006 22:13
。「出門」這件事情
假日,我不喜歡待在家裡,除非我非常想睡覺。
出門是一定的,沒人陪我也一定會出門走走,逛書店,不然找個地方看書或是上網看資料,因為我不太喜歡放假就悶在家裡看電視度過,我覺得那是浪費時間的行為。
是的,就算沒有目的或是目標,甚至要我獨處、發呆都無所謂,我就是要出門。
昨天才對某個人說,我其實很習慣一個人做任何事情了,這不是什麼裝可憐的話,而是事實,甚至在以前有男友的時候,我也蠻能享受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沒男友的時候呢,就好向會稍微讓這種獨處的狀況稍顯淒涼。
但是除了「看起來」有點淒涼,好像也沒有什麼不一樣。
總之,我一定會出門,不管有沒有人陪,都不會改變我這個行為。
有人陪我,我感激他。若沒有,我也不會怎麼樣。
獨處,是我很私人的事情,不需要任何人來替我負責任。
別人也不需要為我的寂寞擔負解決的義務。
是,我一直努力這麼想的。
- Sep 23 Sat 2006 21:06
★真心推薦《川流不息》(川の流れのように)--美空雲雀(美空ひばり)
去年看第56屆紅白歌唱大戰,被壓軸的一首歌打動,聽了都快掉眼淚。是由天童芳美小姐重唱美空雲雀(美空ひばり)唱過的《川流不息》(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大家聽了應該會覺得很耳熟,因為江美琪的「雙手的溫柔」就是翻唱歌曲,但是老實說,雖然各有味道,但是如果看過以下的影片後,你可能會對這首歌原本被賦予的意義有不一樣的觀感
至少現在的我,聽「雙手的溫柔」會聽不太下去…
《川流不息》(川の流れのように)不說男女情愛,有點像是勸世歌吧(笑),可是,真的很有力量,而且是會令人感動、想要好好活下去的那種力量。
它首先是由美空雲雀原唱,後來經鄧麗君以日文繼續翻唱,近年則同時被小美及費翔翻唱成為中文版。
日文版的川流不息,據說弦樂非常優美感人,不過以下的第56屆壓軸歌曲應該感覺相去不遠,因為都是現場演奏(雖然還談不上交響團的規模),但是我還是好想聽聽美空小姐的版本,如果有誰找到原唱的版本,可以分享給我嗎?或是告訴我去哪裡買?~(拜)
以下是紅白的影片檔。希望大家也會喜歡哦。以下有中日歌詞。
(如果你的網路不夠寬跟快,可以在按下PLAY後,再按下暫停,讓網路先把影片LOAD完(也就是灰色的跑完)再來按下PLAY,就不會斷斷續續囉)
第56屆紅白合歌大戰,天童芳美演唱:《川流不息》(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原唱:美空雲雀(美空ひば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