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附圖是我家過年會賣的冬筍或筍類乾貨。
我正是菜市場長大的小孩,看過太多你們沒看過的怪現象。

  


經濟衰退造成了許多社會現象,這些現象的發生不見得是即時的,卻已經漸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因為養不起孩子,未來幾年的生育率下降是可以預見的,遊民會越來越多也可以想像,罹患憂鬱症的人讓醫院的精神科門診門庭若市,更悲慘些,自殺或是拋棄孩子的人會越來越多,以致於這些失親的孩子可能在將來會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我的父母在市井的傳統菜市場工作已經三十多年,在以往,會在菜市場工作的人大多身無一技之長,但是只要肯認真努力打拼,腳踏實地,還是可以累積自己的財富。
 
但是這幾年卻不是如此,現在,願意認真工作卻不見得有同等報酬,還有許多小變化都在菜市場的角落發生,見證了經濟衰退的過程。
 

更多老人投入菜市場生活

 
父母發現,有越來越多生面孔投入了菜市場的行列,而且大多都還是應該要享清福的老人家。
 
因為經濟不景氣,造成了大量的企業裁員,或是剛畢業的新鮮人一直找不到工作,為了不造成孩子的經濟負擔,甚至要重新背負起家庭的生計,這些老人家選擇出來工作謀生。
 
但是他們能做什麼呢?

最後他們選擇在不需要專業技能的菜市場做生意,但是他們可能付不起合法攤位的租金,因此選擇在馬路邊、民宅前、甚至是水溝蓋上就擺起鼻屎大的攤子做生意。

 
停車場的空位越來越少

 
市場附近有許多提供當地住戶使用的停車場,父母在一般工作日出去做生意時,民眾大多開車出門上班了,因此車位不是問題。
 
但是近一兩年在假日時卻找不到停車位了,因為原本該假日出遊的家庭都不出門了,一出門就勢必要花錢,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情形下,人們選擇不出門了,因此停車場也無太多空位。
 

晚市搶搶滾澳客傾巢出
 
因為經濟不景氣,媒體也會報導一些教育民眾如何省錢過日子的撇步,其中一項就是要民眾到菜市場買東西,而且要在晚市時間_快要收攤的時刻。
 
在超市或是大賣場通常無法殺價,就算接近打烊時間也少有大幅降價的狀況。
 
但是在菜市場,你可以對小販殺價,而由於小販都是每天進新鮮貨物,能當天賣完就盡量當天賣完,所以快要收市的時候都會大幅降價求售,殺價的空間大。
 
而當媒體的報導一出,民眾果然都盡量在收市前才到菜市場買菜了,而且個個變成「澳洲來的客人」_簡稱「澳客」,就是會討價還價的客人。
 
母親很感慨地說,現在客人都故意在快收市才出來了,而且殺價完全不手軟,而與其眼睜睜看著當天新鮮的貨物擺了一早卻賣不出去,也只好忍痛賤價賣出。

原本一天大概也可以有幾千元的收入,現在利潤整個降低,有時一天才只賺了幾百元,收入還不如那些職業乞丐。

 
職業乞丐和尚尼姑越來越多
 

菜市場有些職業乞丐,有些是被集團控制的,這暫且不提。

但是有些是自發性的職業乞丐,他們通常會假裝不良於行,在髒兮兮的菜市場地板上拖著放盆子的板車,一路爬行,當盆子裡的硬幣變多了,他會收一些起來,繼續乞討。

但是在收市時,卻可以看見他們抓起板車俐落地走往停車場開車離去。
 
或是假裝有腦性麻痺,到處拉著人要錢,為了擺脫這種人,很多人會丟個五元十元打發他,累積起來是很可觀的。

父親曾跟這樣的職業乞丐換過零錢,那包包裡滿滿的少說也有上萬元的硬幣,而那竟然只是他半天的收入而已。
 
除了職業乞丐,也有職業的和尚尼姑,他們剃個光頭、穿著袈裟、捧著化緣箱跟念佛機在菜市場遊走。
 
你知道,這景氣不好,大家對於生活往往都失去了希望,因此都會把精神寄託在這種神佛的事情上,即使大家心裡明白現在哪還有什麼真正的和尚尼姑會出來化緣(就算有也不會在『下班』後嚼檳榔或是抽煙),為了求個心安或是做個小功德,都會給這些「師父」零錢。
 
這些職業乞丐跟職業和尚尼姑可說是無本生意,他們不必像我的父母一樣必須早上兩三點起床去補貨,也不必站在攤位前面跟客人好說歹說只求賣出一包東西,更不可能跟人討價還價(你有看過誰跟乞丐討價還價嗎?),他們也不必付出貨物及攤位租金成本,每日的營收卻高出我父母許多。
 
怎麼?你是不是也想去做乞丐或是和尚尼姑了呢?

 
 
菜市場是個小的經濟體社會,我在菜市場長大,對近年來的變遷有很多的感覺,以上只是舉出一些顯而易見的現象。
 


你呢?你在你的生活環境看到了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子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