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果常常聽到「羅生門」三個字,就是出自芥川先生的短篇故事「竹藪中」喔~
說的是有一樁命案,但是處於各說各話、不知誰是真假的狀態。

但是羅生門其實在《今昔物語集》裡就有提到,
是日本平安時代京城的最大門「羅城門」,其實說的就是羅生門囉。


呵呵,所以其實這些古典的文學跟傳說都是息息相關的唷。

現在在我看來可真是相當有趣。^^

來看看這為日本偉大作家的生平吧~


===

芥川龍之介生於明治二十五年(1893年)三月一日,由於是辰年辰月辰日辰
時,所以起名為龍之介。
  
小學時芥川的成績就非常優秀,尤其顯示出了文學方面的才華,四年級時就
做出了很有水平的俳句。他非常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德富蘆花的作品,馬琴
近松等的江戶文學,《西遊記》和《水滸傳》。
  
上大學後,他和高中時期的同學創辦了第三次《新思潮》。此後受到失戀的
影響,創作了以虛無感為背景的《羅生門》。
  
後來他經人介紹參加了夏目漱石舉辦的木曜會,受到漱石的賞識而成為他的
門生。過了五年,第四次《新思潮》創刊,發表了小說《鼻》"芥川是時代的
犧牲品,他身背負著世紀末的淵博學問,不堪忍受舊道德的重荷,在新時代
的黎明中倒下了"。也就是說,芥川龍之介不滿社會對自我的重壓,又無力抗
爭,最終企圖在調和兩者的矛盾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
  
芥川龍之介的人生觀的形成,重要的方面是由於他的成長處在明治末期到大
正時期充滿激蕩與平和,閉鎖與明朗對立的歷史時期,面對的是"時代閉塞的
現狀"。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境況,使他陷入人生苦惱的深淵,同時他
又不堪忍受現實的醜惡,作為人生的旁觀者,為了埋頭觀照現實,他又不得
不從精神上用合理主義武裝自己,期望使自己成為一個"精神上的強者"。

他出於對資本主義體制、道德和現代社會的種種束縛的不滿,因而對馬克思
主義抱有一定的興趣。但他不相信通過與資本主義鬥爭能夠改變人的命運。
可以說,他的世界觀是基於個人主義與合理主義,對於社會和人生採取一半
肯定、一半否定的態度。他的《某傻子的一生》、《侏儒的話》就是他解剖
自己的世界觀的自白書。在這篇自白書中,他既承認看到了資本主義的罪惡
,並攻擊現代的社會制度,但卻又害怕他們所蔑視的社會。所以他強調"最光
明的處世方法是既蔑視社會的因襲,又過著與社會的因襲不相矛盾的生活"《
某傻子的一生》。他為此常常苦惱於宿 命,他"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
信宿命;一半懷疑自由意志,一半懷疑宿命"。"古人將這種態度稱作中庸。

我相信,如果沒有中庸之道,就沒有任何幸福"《侏儒的話》。可以說,以中
庸之道來統一自由意志與宿命的矛盾,是芥川人生觀的核心。
  
芥川談及這個問題時還說過這樣一段話:"血統、境遇、偶然-一主宰我們命
運的畢竟是這三者"《侏儒的話》,所以決定他的命運的,"四分之一是我的
血統,四分之一是我的境遇,四分之一是我的偶然--我的責任只是四分之一"
《暗中問答》。

換句話說,他只有四分之一的能力來主宰自己的命運,實際上他已不能主宰
自己的命運,於是企圖篤信基督教來再找精神的寄託,但現實的壓迫使他受
到更火的折磨,他無法再相信上帝能創造奇蹟來解救他的不幸的命運。於是
於1927年三十五歲上,他抱著"希望已達之後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時的心情"
(魯迅語),以服致命的安眠藥自殺的方式,結束風華正茂的年輕的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子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