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樂意寫「讀後感」的人。

我個人的認定是:

讀後感是一種對閱讀負責任的態度,也許有的人可以閱讀過後
就能憑著優異的思考能力將內容消化,但是我卻認為在閱讀過
後以一種回想的方式反芻方才的內容,利用書寫、重新鋪陳、
整理我對作者及作品的理解程度,那才會是我的東西。

沒有讀後感這回事的話不管這本書的內容多精彩、多經典、多
麼有深度,相信我,你頂多只會記得片段,像是看過電影一樣
當作一場簡單的娛樂,頂多日後拿出來笑一笑、賣弄一番,就
什麼也沒有了。

所以我很樂意寫讀後感。

可我卻也擔心寫壞了,況且寫在公開版上是不是會誤導了尚未
閱讀過該作品的人的思考方向?

每個人對於閱讀過後的思考方向都是獨立、珍貴、深表個人風
格的,因此不該被任意影響、扭曲了那原本可以自發的、可能
會非常獨特的原意,所以我上網路購書時盡量不觀看介紹頁面
底下那一串的書屋推薦啊諸如此類的幾顆星讀後感,那是跟「
導讀」的深度還相差太遠的東西,只是「讀後感」,而我並不
需要套用他人的讀後感來影響我閱讀的樂趣。我想要創造自己
的讀後感。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你還沒去觀賞過一部電影時,卻聽到別
人在談論劇情、甚至你已經知道結局是如何了——那樣地令人
討厭。

基於以上理由,所以我現在會希望我的讀後感也不會被尚未閱
讀該作品的人不經意闖入觀看。因為我的讀後感絕對沒有成為
「導讀」的資格。

(話說回來,市面上許多自以為在導讀的「名家」字裡行間都
在誤導讀者,甚至自以為是地在替作者解釋書寫的心情、原意
,真是令人噴飯。)

不過我也只是「不希望」,並不會做任何的限制,因此如果不
想在自行閱讀前就被我的讀後感影響了自己的思路,我絕對不
介意任何人逕自跳過這些讀後感。


這篇的重點其實是:

以上列出的三本書,甚至是將來的每一本書,我都會想要好好
寫讀後感,因為那會是我的東西,不管咀嚼之後味道是不是不
太妙,就算吞到魚骨頭我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教訓——別跟這個
作者犯了一樣的毛病(比如有栖先生的作品,咳)。

至於對我來說有栖的毛病是什麼,其實是我很主觀的挑剔,別
人都認為那是他的魅力,我卻覺得那是一種粗淺,因此,在看
過篠田真由美的非常細膩華麗的「魔女死之屋」之後,我幾乎
可以確定這兩位作者雖然都是推理作家,但是他們的讀者區隔
應該是天差地遠。


啊,這該留到正式的讀後感再說吧。

總之,又這麼夜了,大家好夢。


(我一定會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麗子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